“自然恢复为主”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优先原则,遵循此原则的污染含水层自然衰减修复研究由来已久。该方向的重要科学问题为:基于污染含水层氧化还原特征的刻画,阐明生物-水文地球化学作用,确定衰减的主控因子。然而,受限于传统理论方法对氧化还原特征刻画不清,导致生物-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和主控因子认识不充分,修复失败案例频现。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相关科研团队,对上述科学问题持续多年攻关,并取得重大进展。
科研团队系统分析了传统终端电子受体机制(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 Processes, TEAP)理论方法(20世纪90年代,美国地质调查局、美国环保署等机构主导构建)的应用缺陷。以氧化还原界限刻画不清为技术突破点,在TEAP基础上,引入微生物生长代谢机制(Microbial Growth Mechanism),及氧化还原界限累积概率(Cumulativ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, CPD)识别方法,创建了基于累积概率的微生物生长代谢-终端电子受体氧化还原带定量刻画方法,更新了污染含水层氧化还原特征概念模型。并在我国南北方不同水文地质类型的5个典型污染场地应用发现:北方砂砾石介质潜水接受硫酸盐电子受体补给较为充分,地下水埋深较深、溶质传质较快,一般处于厌氧硫酸盐还原生物-地球化学作用主控下;南方粘粉质介质含水层铁锰氧化物较多,地下水埋深较浅、溶质传质较慢,一般处于地层铁锰还原生物-地球化学作用主控下。但无论何种生物-地球化学作用主控,氧化还原带叠加过渡(Redox transition zone,RTZ)特征普遍存在,由此启示,自然衰减修复实施,特别是在RTZ中,需精确计算其他电子受体的生物-水文地球作用,以实现修复精准控制。
相关成果在国内外SCI、EI期刊发表论文3篇。围绕污染含水层氧化还原带划分和污染物降解评估方法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,登记软件着作权3项。
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(2018YFC1803302)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“水专项”项目(2018ZX07109)共同资助。